主页 收藏 登录
作者:清瀬一郎
ISBN:
出版日期:1967
出版社:
来源:読売新聞社

简介

1967年日本读卖新闻社出版.作者清濑一郎为日本重要政治家,法学家,战前曾为日本众议院副议长,战后曾为文部大臣,众议院议长,东京审判时为日本辩护团副团长.本书内容在前一年由《读卖新闻》以“东京审判回想”连载发表,其中诡称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等内容受到舆论瞩目.本书出版数月作者即去世.作者说他写作此书是受约而作,似是被动,但正如初版腰封“打破18年沉默”所示,本书实为作者久积心中不愿被埋没的“心声”.(作者说审判结束之际曾拒绝读卖新闻社约稿,原因是“正直的,凭良心的记事必然会被禁止”,《秘錄 東京裁判》,第276页.)本书为叙述体,从“终战”(日本只有持反省战争立场的人才用“战败”[败战]),谈到东京审判的“教训”,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强调东京审判是战胜国的所谓“创作”(“创作”两个汉字是第七章“检察方的想像”第一节“雄大的戏剧创作”的原话[第86页]),是所谓“不公平”的审判(如举控告日军轰炸重庆但不允许辩护方提出盟军大规模轰炸东京等例,[第67-68页]).本书共分十九章,外加代表被告方的开场陈述.第一章为:“终战时的表情”,第二章为“东条的自杀”,第三章为“并非无条件投降”,第四章为“审判的开始”,第五章为“审判的手续”,第六章为“辩护人所关心的事”,第七章为“检察方的设想”,第八章为“开场陈述和批判”,第九章为“被证明的事实”,第十章为“不可解的事件”,第十一章为“审判出现的三个日记”,第十二章为“历史留下的重大问题”,第十三章为“东条口供书”,第十四章为“其时的生活”,第十五章为“A 级战犯以外……”,第十六章为“应如何接受判决”,第十七章为“东条遗言摘记”,第十八章为“遗骨和戒名”,第十九章为“审判得到的教训”.本书可以说是辩护方观点的最直接,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体现.